哺餵母乳的重要性
對嬰兒的好處 |
對母親的好處 |
1.是嬰兒最營養、理想、安全、衛生容易消化吸收 2.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、激素可促進嬰兒的大腦、中樞神經、視網膜力的發育提高智力 3.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及抗體,可增加嬰兒抵抗力降低腸胃道、呼吸到感染 4.能增進母子間的親情,是寶寶心理發展的糧食 5.寶寶認知發展比較好,母乳對於寶寶的智商發展較有益處 6.能滿足嬰兒的口慾期(吸吮的本能)滿足其吸吮的需求,給予安全感促進寶寶的調適能力 7.預防兒童肥胖症 8.吸吮母乳的動作可幫助嬰兒口腔發育良好,預防中耳炎 9.減少日後罹患血液疾病的機率 10.初乳有傾瀉作用,可促進胎便排出,降低黃疸 11.減少寶寶的分離焦慮 |
1.哺餵母乳是自然的天性,母愛的表現 2.解決媽媽脹奶的問題 3.最理想的子宮收縮劑,可以促進惡露排出 4.減少產後大出血 5.降低貧血的程度 6.減少膀胱及其他感染 7.減少停經後的脊椎骨質疏鬆症 8.母乳餵越久者,停經前罹患乳癌機會越少 9.餵2到7個月的母乳, 罹患卵巢癌的機會可降低20% 10.促進新陳代謝,燃燒皮下體脂肪,達到瘦身效果 11.經濟實惠、攜帶方便 12.抑制排卵避免快速懷孕 13.最天然純淨無污染 14.預防嬰兒過敏反應 |
重要的初乳
初乳是母親於產後最早所分泌,量少、微黃的乳汁,含有豐富的營養和抗體,可幫助胎便的排出,應哺餵嬰兒。
產後即有乳汁分泌,若身體狀況允許,即可儘早至嬰兒室哺餵母乳,以利促進乳汁分泌。愈早給寶寶吸奶就愈分泌乳汁,不須等到脹奶。
餵母乳的原則
1. 每天沐浴洗淨乳房,如有乳頭較短或凹陷的情形,則可請醫護人員指導處理的方法,以利產後哺餵母乳。
2. 通常乳汁會隨著嬰兒的吸吮愈多而分泌愈多,反之則愈少,繼續哺餵則奶水就會源源不斷。
3. 母乳較容易消化,可依嬰兒的需要哺餵,開始時大約兩小時左右就可餵食。
4. 每次餵奶採交替方式,如這次先餵左側,則下次就先餵右側。
5. 餵母乳的母親要有充分的休息、睡眠和健康的生活。
6. 開始哺餵母乳對母親和嬰兒都是需要學習和適應的,如遇到問題可請教醫護人員或有哺乳經驗的親友,大多可以解決,要有耐心,勿輕言放棄。
哺餵母乳的方法
1. 餵食前應先洗淨雙手。
2. 體位舒適:可採取不同姿勢,重要的是媽媽須要心情愉快、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鬆弛,有益於乳汁排出。
3. 母親與寶寶必須緊密相貼,而抱寶寶的姿勢,無論嬰兒抱在哪一邊,嬰兒的腹部與母親腹部應相貼,頭與雙肩朝向乳房,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位置,嬰兒頭部不被扭轉或彎曲。
4. 檢查寶寶已正確含住乳房:寶寶口中含入乳暈,嘴張得很大,下嘴唇外翻,下巴有接觸到乳房,慢而深地吸吮,可以看見寶寶有吞嚥的動作。
餵母奶期間應注意事項
1.保持乳頭清潔,使用毛巾清潔擦乾淨。
2.避免乳房腫脹應將剩餘乳汁擠出,保持乳腺通暢。
3.母親應攝取均衡營養食物,與足夠的水份並保持充分睡眠,以維持足夠的乳汁。
4.母奶容易消化吸收,嬰兒大便較軟,均勻,呈金黃色,無刺激性臭味。
哺乳婦女的營養
1. 食物的攝取會影響乳汁的分泌與品質,應注意均衡營養。
2. 增加蛋白質的攝取,最好有一半以上為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,如:肉、魚、蛋奶類。
3. 增加水果、疏菜及水份的攝取,以促進乳汁的分泌。
4. 不亂服成藥及其他刺激性食物。
5. 維生素B12僅存在動物性食物內,完全素食的母親,應另增加該營養劑的攝取。
6. 哺乳期間勿減肥。
7. 哺餵母乳期間,避免進食人參、韭菜及麥茶,以免減少乳汁分泌。
避免刺激性食物:
酒、煙、藥物、咖啡、茶、可樂、特殊調味料(如辣椒)。
不適宜餵母乳的情況
1.愛滋病患者的母親。
2.罹患癌症接受化學治療的母親。
3.乳房膿瘍或乳房泡疹的母親。
4.半乳糖血症及氨基酸代謝異常的嬰兒。
哺乳期間的乳房按摩運動
方法(一) |
方法(二) |
|
|
|
|
用食指與中指自乳房基部 |
請用雙手虎口對稱托住乳房,由乳房基部順向乳頭方向輕推。請自乳房基部向乳頭揉壓。 |
|
方法(三) |
|
|
|
|
|
請用雙手上下方向,同時向乳房壓擠 |
|
舒適的餵哺姿勢:哺餵姿勢,只要保持寶寶愉快的吸奶,可依不同情況而改變。
1.哺餵前,先逗弄寶寶,替寶寶換尿布,使母子心情輕鬆,有助於泌乳。
2.洗淨雙手,以微溫或冷開水浸濕的棉球擦淨乳頭,再行哺餵。
|
|
|
(一)坐姿餵哺。 |
(二)側臥式餵哺。 |
(三)橄欖式餵哺。 |
幫助寶寶吸奶之方法
|
|
|
|
1.將寶寶的嘴靠乳頭。 |
2.用手托起乳房,將乳 |
3.以C字形握法,將 |
|
|
|
||
4.將寶寶的頭靠向乳房並避免塞住寶寶的鼻子。 |
5.哺乳完後,可用輕壓寶寶的嘴角,將乳頭抽出,不可硬拉,以免乳頭裂傷。 |
幫寶寶打嗝
餵完奶後,過一會兒,要幫寶寶打嗝以排出吸入之空氣,打嗝時可採下列姿勢,用手輕拍寶寶的背部
|
|
|
1.坐式。 |
2.臥式。 |
3.肩式。 |
乳脹的處理
1.剛開始哺乳,若乳房太脹、太痛,可以增加餵食的次數或將奶擠掉。
2.每次餵奶後,必須將剩餘的乳汁擠掉。
|
|
1.請以拇指在上,其 |
2.先向乳房基部壓擠。 |
|
|
3.再向乳頭方向壓擠。 |
4.以同樣姿勢,但採1/4圓的 |
如何收集母乳-手擠法
1.先徹底洗手。
2.採舒服的姿勢,將容器靠近乳房。
3.將手呈C字型,拇指放在乳暈邊,食指放在乳房下方乳暈邊兩指相對。
4.溫和的將手往胸壁推,再往(乳頭)前擠壓。
5.往前推、往後壓:是用滾動的方法而不是滑動的,如果皮膚會痛應該考慮技巧不對。
6.以同樣方式擠壓各個方向。
7.重覆動作,一邊至少3-5分鐘,直到流量緩慢,再換另一乳房。
圖一 如何擠奶
|
|
|
1.大拇指及食指放在乳暈上,並往胸壁方向內壓。 |
2.以大拇指及食指壓 |
3.從兩側擠壓,變更位置擠出其他分葉的奶水。 |
1. | 不脹奶表示奶量不足?還是母奶供需平衡了呢? - New !! |
2. | 妳所不知夜間哺乳五個最棒的事實! - New !! |
3. | 母乳的營養成份-母奶與配方奶的差異 |
4. | 母乳的秘密-初乳|成熟乳|前奶後奶 - New !! |
5. | 母奶乳汁分泌原理|認識泌乳素|噴乳反射 |
6. | 母奶是如何產生?乳汁產生過程! - New !! |